环球软件为客户提供从IT基础设施构建到客户业务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建设咨询,同时,提供业务、数据、应用和技术蓝图,为客户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中长期规划,面系统地指导信息化建设,以满足其可持续发展需要
环球软件通过在业内大量项目的管理案例,培养了一支具备高度客户服务意识的项目管理团队,并通过内部专业化的项目管理体系予以指导、规范与监控,为用户提供客户化的项目管理服务,致力于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交付高质量、高客户满意度的交付物,最终实现项目目标。
环球软件提供基于服务器、软件、硬件、存储、网络于一体专业服务,系统集成服务能够帮助客户解决现有问题,并针对现有平台架构进行优化。环球软件承揽了多项系统集成工程,建立了一整套高级的工程管理体制,在系统集成工程的管理和施工方面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
环球软件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完善的软件开发服务。我们提供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,完善服务贯穿整个开发过程,包括:需求分析、产品设计、软件开发、测试、交付等。环球软件拥有通过CMMI-5级认证的软件开发成熟度模型,通过采用“大物移云智”技术,协助客户加速新产品开发或升级产品的推出,并保证质量,有效管理开发成本,从而助力客户实现业务目标。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,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软件项目开发流程和质量保证体系,保证了软件开发的有效性。
环球软件对用户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资源进行监控和管理,及时掌握网络信息系统资源现状和配置信息,反映信息系统资源的可用性情况和健康状况,创建一个可知可控的IT环境,从而保证用户信息系统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的可靠、高效、持续、安全运行。
保障“售前、 售中、售后”一体化、全过程的服务是我们的宗旨。拥有多年技术服务经验的技术支持团队,400呼叫中心提供7*24小时不间断服务响应,快速响应并全方位地为您解决问题,让您无后顾之忧。
政策背景
近年来,国家持续将智慧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抓手,政策红利不断释放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“加快发展智慧农业,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”;2024年《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(2023-2025年)》进一步要求“建设100个国家级智慧农业示范区,推广50项数字农业标志性技术”。
地方层面,山东、广东、江苏等农业大省纷纷出台配套政策:山东省将“设施农业智能化改造”纳入乡村振兴重点工程,对智慧农业项目给予最高30%的财政补贴;广东省提出“到2025年实现规模化种植基地物联网覆盖率超60%”。在国家政策与地方实践的双重驱动下,以AI模型为核心的智慧农业技术成为破解“谁来种地、怎么种好地”的关键路径,而果蔬作为经济价值高、种植复杂度高的品类,成为智慧农业技术落地的优先场景。
行业痛点
尽管农业数字化进程加速,但果蔬种植领域仍面临多重挑战,制约产业升级:
经验依赖与标准化缺失
传统种植高度依赖“老农经验”,同一作物在不同区域、不同农户手中品质差异可达30%以上。以番茄种植为例,北方温室与南方露地的水肥配比、光照控制完全依赖人工判断,难以形成可复制的标准化方案,导致优质果蔬溢价能力弱。
资源浪费与效率低下
粗放式管理导致资源利用率极低:传统温室补光能耗占比超40%,但光照强度与作物需求匹配度不足50%;水肥灌溉中,约30%的养分因过量或时机不当流失,既增加成本又污染环境。
风险预警与应对滞后
病虫害、极端天气等风险难以提前预判。据农业农村部数据,我国果蔬因病虫害年均减产约15%,而传统监测依赖人工巡检,发现时往往已造成损失;市场端则因产销信息不对称,每年约8%的果蔬因滞销损耗。
技术落地门槛高
中小种植主体面临“技术鸿沟”:先进物联网设备、AI算法等技术成本高,且需要专业人员操作,导致90%的小农户仍停留在“看天吃饭”阶段。
平台价值
环球软件果蔬全生命周期生长模型平台,依托“数据+知识双驱动”技术架构,融合国内同行前沿创新(如大疆农业无人机的遥感监测技术、阿里云农业大脑的分布式算力支持),构建从育种到采收的全流程智能解决方案,核心价值体现在四方面:
全周期精准管控,破解经验依赖
平台内置番茄、五彩椒、蓝莓、黄瓜等20余种作物的生育期模型与光合模型,结合中国农科院、山东农业大学专家库知识,实现“生育阶段—环境需求—控制策略”的自动匹配。例如,针对番茄开花坐果期,系统可根据实时光照数据(精度达1000lux)自动调整补光时长,确保每日光照满足8-10小时的最优需求,较传统模式减少30%的光照能耗。
多维度数据融合,降本增效显著
通过物联网传感器(监测精度:温度±0.5℃、湿度±2%RH)、无人机遥感(每周3次全覆盖巡检)、卫星影像(月度长势分析)多源数据融合,平台可动态计算作物光合饱和点所需CO₂浓度(误差≤50ppm),联动发生器精准补碳,使光合效率提升25%;同时,基于在线机器学习算法的温控策略,较传统人工调节降低能耗35%以上。
风险智能预警,产业链协同赋能
产前:通过种质数据库分析,推荐最适配当地气候的品种(如为山东半岛推荐耐低温蓝莓品种“瑞卡”);产中:AI图像识别(识别准确率92%)实时监测叶片病害,结合气象数据提前48小时预警冻害风险,并自动推送防治方案;产后:对接电商平台数据,预测市场需求,指导采收节奏,减少滞销损耗。
标准化输出,降低技术门槛
平台采用“傻瓜式”操作界面,中小农户通过手机APP即可接收自动化控制指令(如“今日9:00开启CO₂发生器,浓度维持800ppm”),同时提供“专家在线问诊”功能,使先进技术触达率提升至80%以上。
环球软件果蔬全生命周期生长模型平台,以“让每一株作物都获得最优生长方案”为目标,在政策驱动与技术创新的双重加持下,正推动果蔬种植从“经验种植”向“数据种植”跨越,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智慧方案”。
典型行业案例
案例1:山东寿光10万㎡智能番茄温室
环球软件与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合作,打造国内首个“AI全周期管控”番茄种植基地。平台通过生育期模型精准划分苗期、开花期、结果期,动态调整环境参数:结果期每日自动补光12小时(强度25000lux),CO₂浓度维持900ppm,配合智能水肥系统(氮磷钾配比1:0.5:1.2)。项目运行1年后,番茄单产提升28%,一级果率从65%升至82%,综合能耗下降32%,人力成本减少50%。
案例2:江苏盐城蓝莓智慧种植园
针对蓝莓“喜酸、怕涝”的特性,平台融合土壤墒情传感器(监测频率1小时/次)与光合模型,在果实膨大期将土壤pH值稳定在4.0-5.0,光照强度控制在30000lux以内。同时,联动无人机巡检数据识别果实成熟度,指导分期采收,使蓝莓糖度提升2.3个单位,商品果率提升至90%,亩产增收超4000元。
保持联络
合作一下
关注环球
回到顶部